图片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2)_沙巴体育app_沙巴体育在线-手机*娱乐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17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2)

2013-11-02 02:31 点击次数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    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法、学法]  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质疑,教师给与点拨。

 

活动课 二 编写历史小故事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

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要求]

 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10—17课)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能力培养:

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情感态度]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三、过程和方法

本课使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能力,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

本课难点是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法和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第12课 大统一的汉朝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 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

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期,

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重点和难点]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14课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 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15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16课  "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贡献?"

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

(四)教材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地动仪

2、难点: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习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对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3、解决办法

(1)这一课的重点问题学生比较熟悉,可学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形成完整的概念。

(2)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幻灯、挂图等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

(3)地动仪的构造原理和一些专门的科技名词,以教师讲述为主,但必须做到概念准确。

(4)用归纳法,让学生多做、多读、多讲,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概括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㈡

一、学习目标:

㈠内容标准: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㈡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知道《史记》的作者、体裁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例,分析佛教、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司马迁与《史记》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

二、要点分析:

1、重点:佛教的传入、司马迁和《史记》

2、难点: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导学法;学法:识图学习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活动课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要求]

 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

[活动目的]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一生中做过很多事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小品、讨论的形式,进一步认识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8—22课)

第18课 三国鼎立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

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

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coco)
文章人气:
  • 《母亲母亲》金国秀历
    《母亲母亲》金国秀历史人物原型介绍及罕见珍贵照片,金国秀人物原型图片(袁立饰演)...
    《母亲母亲》金国秀历史人物原型介绍及罕见珍贵照片
  • 数学竟可预测历史趋势
    数学竟可预测历史趋势?科学家称准确率达65%---国康涅狄格州大学数学家彼得-图尔奇表...
    数学竟可预测历史趋势?科学家称准确率达65%
  • 科学家称数学可预测历
    文明的兴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预测吗?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学生态学家与数学家彼得-...
    科学家称数学可预测历史趋势:准确率65%
  • 通达信集成版分类股票
    通达信集成版分类股票 区间分析 历史行情 强弱分析 热门板块报表菜单操作 ,软件应用,...
    通达信集成版分类股票 区间分析 历史行情 强弱分析 热门板块报表菜单操作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军事 | 百科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游戏 | 娱乐 | 体育 | 文化 | 教育 | 房产 | 旅游 | 健康 | 女性 | 明星 | 美女